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农牧结合、修复盐碱地、培肥土壤现场观摩研讨会”在吉林举行

核心提示:10月9日至10日,由我校和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主办,长春新牧科技公司、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承办的“农牧结合、修复盐碱地、培肥土壤现场观摩研讨会”在先后吉林省长春市、白城市举行。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刘涛)10月9日至10日,由我校和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主办,长春新牧科技公司、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承办的“农牧结合、修复盐碱地、培肥土壤现场观摩研讨会”在先后吉林省长春市、白城市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傅廷栋、李玉、李培武,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陈章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景圣,长春市副市长汪学军,白城市副市长赵楠,白城市政协副主席、市农科院院长任长忠等出席研讨会。湖北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湖北省油菜办公室,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畜牧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塔里木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及吉林省内部分地区农业部门、农牧科研部门领导和学者,湖北国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长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麦燕传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及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有关学者、负责人等近80人与会。

长春市南关区新湖镇油菜种植场地(记者 刘涛 摄)

长春市南关区新湖镇油菜种植场地(记者 刘涛 摄)

傅廷栋在新湖镇油菜种植场地查看油菜长势(记者 刘涛 摄)

傅廷栋在新湖镇油菜种植场地查看油菜长势(记者 刘涛 摄)

邓秀新、傅廷栋等在新湖镇油菜种植场地查看青贮油菜(记者 刘涛 摄)

邓秀新、傅廷栋、姚江林等在新湖镇油菜种植场地观摩青贮油菜(记者 刘涛 摄)

新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利介绍公司情况(记者 刘涛 摄)

新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利介绍公司情况(记者 刘涛 摄)

9日,与会人员先后前往长春市南关区新湖镇油菜种植场地及新牧科技有限公司青贮现场,对油菜基地、养殖基地、种牛基地进行系列观摩,深入了解长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在青贮、肉牛产业等方面的整体布局。据新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利介绍,长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精研秸秆饲料收贮加工及秸秆饲料化利用,打造肉牛精深加工和品牌创建,创新肉牛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深耕优质育龄母牛引进、优质冻精使用,并与我校傅廷栋院士科研团队合作,在长春市净月区新湖镇流转48公顷二级水源地,开展了一年两季饲料油菜种植和饲喂种牛试验,种牛精液产量增加22%,精液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讲话(记者 刘涛 摄)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讲话(记者 刘涛 摄)

研讨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代表华中农业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主管部门、兄弟单位长期以来对华中农业大学的帮助、对本次会议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复种饲料(绿肥)油菜的优点。在回顾学校与白城市农业科学院以及长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历程后,姚江林表示,华中农业大学将积极听取各位学者企业家的建议和意见,加大对耐盐碱油菜的研发深度和推广力度,为实现吉林省提出的“发展1000万头牛、保护黑土地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华农人的智慧和力量。

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景圣讲话(记者 刘涛 摄)

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景圣讲话(记者 刘涛 摄)

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景圣在研讨会上介绍了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并对中国工程院以及以邓秀新院士为代表的院士群体表示感谢。他表示,在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和秸秆变肉工程的关键节点,傅廷栋院士牵头组织召开现场观摩研讨会,恰逢其时,对于吉林省畜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各位院士专家能够将更多的科研成果推广到吉林省,共同推动吉林省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

傅廷栋院士作报告(记者 刘涛 摄)

傅廷栋院士作报告(记者 刘涛 摄)

研讨会上,傅廷栋院士以《盐碱地修复、改良与饲料(绿肥)油菜的研究与示范》为题作了报告。傅廷栋表示,我国盐碱地多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等农业欠发达的区域,由于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力。我国盐碱地资源15亿亩,占国土面积10.3%,但75%没有利用,是我国后备耕地的重要来源。他主持的农业公益性项目“北方一熟区土壤培肥与合理农作制”探索通过耐盐碱油菜作饲料、绿肥,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修复利用盐碱地技术体系,取得了较大进展。他强调,耐盐碱油菜是修复、利用盐碱地最有利的大田作物,利用北方秋闲地复种饲料(绿肥)油菜,发展潜力很大,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他认为吉林省要实现发展1000万头肉牛的目标,利用盐碱地、秋闲耕地种植饲料油菜是解决青饲料供应的有效途径。

长春市副市长汪学军讲话(记者 刘涛 摄)

长春市副市长汪学军讲话(记者 刘涛 摄)

长春市副市长汪学军在研讨会上表示,众院士、学者齐聚长春出席现场观摩研讨会,实际上是给长春市现代农业发展把脉定向。对于长春市来讲,油菜在黑土地保护、盐碱地改良、肉牛饲料、休闲旅游、全域秸秆禁烧等方面潜力巨大,大有可为。各位学者的到来,给长春市在肉牛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开拓了思路,他代表长春市对各位学者表示感谢。

李培武院士讲话(记者 刘涛 摄)

李培武院士讲话(记者 刘涛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表示,饲料油菜品质好、效果好、潜力大、前景广,为油菜这种古老的作物在新时代开辟了新的多个可发展的方向。

李玉院士讲话(记者 刘涛 摄)

李玉院士讲话(记者 刘涛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表示,饲料油菜与吉林省“发展1000万头肉牛”“黑土会展”“当好农业战线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高度契合,现场观摩研讨会的举行恰逢其时。他介绍了饲料油菜在吉林盐碱地治理、旅游观花、秸秆变肉等领域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收割机械需要改善、发酵助效剂以及动物、植物、菌物“三物融合”等下一步应该加强研究的问题。

邓秀新院士讲话(记者 刘涛 摄)

邓秀新院士讲话(记者 刘涛 摄)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在研讨会上表示,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的科学家情系国家、追求真理,强调实践、倾心作为、深入一线、乐于奉献,把自己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邓秀新强调,北方土地盐碱化、东北黑土地退化、南方土地酸化等“三化”问题影响到中国未来18亿亩耕地的质量,而油菜恰恰是解决土地盐碱化一个生物的解决办法——它既解决了土地盐碱化的问题,投入又比较少。邓秀新说,油菜“小也能用,大也能用。小的时候可以收菜薹,中间的时候做饲料,熟了就收种子,任何时候都能收,比较皮实”,而且,我国的油菜科技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有很好的品种,从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油菜的作用不可小觑”。他表示,未来如果能够将油菜环节纳入,对实现吉林省发展1000万头肉牛工程的目标将会有作用。他建议加强对改良后的盐碱地中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提升研究的理论深度,并希望项目为吉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傅廷栋、姚江林等共同为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饲用油菜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揭牌(记者 刘涛 摄)

傅廷栋、姚江林等共同为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饲用油菜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揭牌(记者 刘涛 摄)

研讨会后,傅廷栋、姚江林、申利等共同为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饲用油菜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揭牌。

我校与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创办的“盐碱地生物修复治理合作研究中心”揭牌(记者 刘涛 摄)

我校与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创办的“盐碱地生物修复治理合作研究中心”揭牌(记者 刘涛 摄)

10日,与会人员前往吉林省白城市观摩研讨。研讨会前,傅廷栋、李培武、李玉、姚江林、赵楠、任长忠共同为华中农业大学与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创办的“盐碱地生物修复治理合作研究中心”揭牌。

DSC_4189 拷贝

傅廷栋、姚江林、任长忠等查看油菜长势(记者 刘涛 摄)

任长忠介绍间隔的燕麦油菜种植情况(记者 刘涛 摄)

任长忠介绍间隔的荞麦油菜种植情况(记者 刘涛 摄)

青贮饲料收获现场(记者 刘涛 摄)

青贮饲料收获现场(记者 刘涛 摄)

与会人员随后到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洮儿河燕麦基地,先后观摩了青种燕麦、复种燕麦、复种油菜、普通荞麦、混种的油菜燕麦、间隔的燕麦油菜种植情况;观摩了青贮油菜、青贮油菜玉米秸秆打包、青贮油菜和水稻秸秆打包等工序。

傅廷栋院士、李玉院士、李培武院士等学者分别就示范展示的各种技术模式和成果进行了研讨。

研讨会上,任长忠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白城市农科院与我校合作开展的燕麦下茬复种油菜等试验研究情况和取得的成果,白城市农科院在开展燕麦下茬复种燕麦、油菜、红花荞麦等农作物的试验研究情况以及盐碱地燕麦、油菜生物修复改良盐碱地研究与示范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据介绍,从2003年起,吉林省白城市农科院开展燕麦两季高效种植(一粮两草、一饲两草、两季双熟)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燕麦种植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在盐碱化土地上种植燕麦,对盐碱地有很好的生物修复改良作用。然而,随着燕麦多年多季的重茬种植,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产量下降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保证白城燕麦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亟需进一步建立起春播燕麦下茬更持续、更有效的高效复种模式,研究出土壤培肥地力和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积极探索出吉林西部大面积盐碱化土地生物修复改良、综合利用和农牧结合协同发展更有力的途径。

审核人:熊秋芳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