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清秀的东北姑娘,
背起行囊,
奔赴祖国的西南边疆。
为了一个梦想,
坚守在那个被需要的地方。
学生还在梦乡,
手中的小喇叭已经吹响。
唤起,
争分夺秒的奋斗志向。
催促着,提醒着,
忙碌的背影,
一直在学生身旁。
悄悄地,悄悄地,
走向透出灯光的窗。
静静地,静静地,
一个瘦弱的身躯在守望。
慢慢地,慢慢地,
拖着一身疲惫走回卧房。
为了让学生走进学堂,
小心翼翼地,
行走在崎岖的家访路上。
带着真诚,带着期望,
打开家人心灵的天窗。
有困难一起扛,
不能让挫折阻挡梦想起航。
那贴满手指的膏药,
在努力控制疼痛生长。
那塞满各种药物的抽屉里,
有多少坚忍要和我们讲。
为了学生的明天,
拼命地、拼命地把时间抢。
把生命的全部奉献给学生,
燃灯精神,
在学生血液中流淌。
自强不息,发奋图强,
一批又一批学生,
带着梦想走出山乡。
歌声嘹亮,回声朗朗,
曾经的学生,
站上了那个熟悉的讲堂。
纵然操劳和疾病,
让皱纹爬上脸庞,
您仍然是青春奋斗的模样。
纵然操劳和疾病,
压弯了您的身躯,
您却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从您的身上,
看到了梦想的力量。
从您的身上,
看到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作者:徐本禹,系湖北宜昌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2004年度央视“感动中国”人物,曾赴边远山区支教)
《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9日 14版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10/29/nw.D110000gmrb_20211029_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