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莲翻看相册。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师生情谊绵延40年,她的住所是学生在武汉的家
在华中农大北苑住宿区,不到80平方米的小屋,陈设简单却干净整洁。退休教师李昭莲已在这里住了数十年。
这里是她的家,也是曾经的学生们在武汉的家。李昭莲说,相识近四十年,当年的学生如今都是年过半百的中年人,可他们只要回武汉,都要到这个家看看。
“有学生从北京、重庆,从国外来,好好的宾馆不住,非要挤到我家,我只能在客厅里给他们打地铺。”谈起学生们,81岁的李昭莲满脸宠溺。家里住不下,学生们就在沙发上、地板上睡。“他们说就想吃我做的面条,我这儿是他们在武汉的老家。”
第一次当班主任没经验
“我当妈妈有经验,我就给他们当妈”
1981年,华中农业大学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当时还是军人身份的李昭莲和爱人一同转业来到武汉,成为该专业地形绘图课的教师。那时的她已经四十多岁,来学校只担任过两届班主任,却和这两届学生都成了亲人。
1982年,李昭莲第一次带班,班里31个学生全部是男生。只在部队带过兵,没有教过书,第一次当班主任又遇上一个“纯男生班”,怎么管?“我比不少学生的妈妈年龄还大,当班主任没经验,但当妈妈有经验,我就给他们当妈。”
她和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出操、一起打球。班里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非常困难。寒冬腊月,有学生攒钱买了一件军大衣却寄给了远方的父亲,自己穿得很单薄,李昭莲用两个晚上为他织了一条毛裤。下雪了,她到宿舍查寝,发现有同学的床上还铺着凉席,她赶回家拿来自己孩子的被褥给学生垫上。
“那时候学校伙食不太好,李老师常常请我们去家里吃饭,还把自己的粮票分给学生。”学生杨兴权是北方人,来武汉读书才第一次吃到鱼。大一寒假回家,李老师专门买来活鱼,收拾好后用盐腌了,再捎上一袋南方才有的糍粑,让他带回去给父母尝尝。
师生情谊绵延40年
“我为他们付出三分,他们惦记我十二分”
毕业后,杨兴权留在武汉工作,他和其他几个留汉的同学家成了“武汉联络处”。外地的同学回武汉都会来李老师家,哪怕不吃饭,也要一起坐几十分钟聊聊。
数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愣头青成长为业务骨干,在全国各地国土资源相关部门担任要职,但只要回到武汉,见到李老师,他们又变回“曾经的少年”。
李昭莲(二排左一)与学生们合影。
“有学生来了,在家里‘巡视’一圈,说这个电扇不行,那个炉子不行,帮着修一修或者换新的。他们还经常带些吃的、喝的往这里送。”提到学生们的热情,李昭莲言语中透着甜蜜的无奈,“我不肯收,他们说这是儿子帮妈妈。孩子们善良,我为他们付出三分,他们惦记着我十二分。”
“李老师带的班凝聚力都很强,因为她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班就是一家人,我们是同学,是师生,更是亲人。”杨兴权说。
退休仍是讲师
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学生身上
如今在华中农业大学当老师的陈中江曾是李昭莲的学生。他记得有一次课堂作业,全班同学的分数都很低,李老师特别生气地批评他们“作风不好”,陈中江还是第一次听到“作风不好”这个词。原来,李老师在部队画的都是军事地图,细节上一点差错都不能有。课堂上,老师仍按部队的标准要求他们。
杨兴权记得,老师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磨笔尖。画地图时,要把笔尖磨到0.01毫米,细了会刮纸,粗了又达不到精度要求。李老师和他们一起练,还组织了一场削笔尖大赛,让学生把基本功练到极致。
李昭莲到退休仍是讲师,和她同事数十年的老教授陈若凝说,李昭莲对学生的付出让自己很佩服,“她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一意扑在学生身上,才有这么多孩子像惦念母亲一样想着她。”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吴义生 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