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生存之本,也是“绿水青山”的根。
受复杂的自然因素和多变的人为因素影响,土壤形态多变、种类多样、空间分布变异复杂,土壤类型的科学鉴定、特征属性记录和表达一直以来是土壤利用和管理关注的基础科学问题。
对土壤类型鉴定的精细程度决定了对土壤功能理解和利用的水平,所采用的属性指标也决定了其功能的关联程度。长期以来,囿于土壤分类研究的庞杂性和基础性,土系鉴定工作在我国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土系是土壤类型的基层单元,也是属性表述和记录的最小“个体”,土系志可以通俗理解为给土壤建立“个人档案”。每个土系的鉴定,分为自然因素判别分布区域、野外多点探坑勘察、剖面点位确定和剖面挖掘、剖面野外观测记录与样品采集、室内土壤性状分析与诊断指标确立、分类归属与土系命名等,相关工作过程十分复杂,编制者不仅需要具备较强土壤学、地学、农学、测绘学等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强壮的体魄和吃苦的毅力。
自2008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持的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我国土系调查与《中国土系志》编制”启动以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蔡崇法教授、王天巍教授等先后带领近20名研究生完成了湖北省和江西省的土壤分类研究工作。该系列工作耗时14年,累计行程逾5万公里,共计调查了378个典型土壤剖面,采集了近2000个土壤样品,获取了近40万个成土因素、土壤剖面形态和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的信息。
相关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中国土系志·湖北卷》和《中国土系志·江西卷》,共计116万余字,包含了222个土族,新建301个土系信息,是“中国土系志系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土系志》丛书是我国首部基于定量化标准和统一分类原则,覆盖全国范围的土壤系统分类科技专著,是中国土壤分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21年10月,这项研究成果也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作为此项研究的主要参与者,王天巍教授一直对土壤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年,在蔡崇法教授的引荐下,他欣然加入了项目研究,一干就是十余年。他回忆说:“从古代‘五色土’划分起,我国对土壤分类的认知在历史上长期领先于全世界。但近现代,逐渐与西方国家拉开了比较大的差距。作为从事土壤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发达国家,也很希望为热爱的学科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和许多守在实验室里的科学研究不同,土壤分类学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野外采样工作,而野外采样的生活远比想象中艰辛。起早贪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这些场景,对土壤分类学科研工作者而言再熟悉不过。
2014届博士毕业生陈芳是最早参与此项研究的学生之一,她回忆说,在野外摸爬滚打,常年的风吹日晒,女同学们的皮肤都变得黝黑粗糙,为了节约时间和经费,大伙的午饭都靠吃干粮解决,晚上住宿也会捡最便宜的住。记得住的最便宜的一晚,是在村里花10块钱租了个空房子,大家打个地铺就凑合了一宿。还有一次,因为挖土弄得满身是泥,晚上住宿时还被酒店拒之门外。
土壤采样过程十分艰苦,偶尔也会遇到各种危险。山林里的毒蛇、水稻田的蚂蟥都给大家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扭伤、擦伤、晒伤都是家常便饭。王天巍教授记得,一次和团队老师带着同学们去采集鄱阳湖洲滩土壤,滩涂上的芦苇丛有两米多高,人钻进去就不见影。采样结束时,天已经全黑了,加上湖水上涨,来时踩出的痕迹都被淹没,返程变得异常艰辛。师生们在黑暗中提心吊胆地摸索前行,一不小心就迷路了。经过好几个小时反复摸索,接近半夜,大家才平安返回出发地。
土壤分类学研究特别讲究团队协作。平日里,师生们总是组团出行,从前期资料准备,到现场挖土、采样,再到后期数据分析与资料整理,往往需要大家分工协作。也正因如此,王天巍、张海涛、陈家赢、王军光等老师和20余名研究生常年聚在一起,穿梭于崇山峻岭、奔走于田间地头。师生们一起分享“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欣喜,一起体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浪漫。师生关系显得尤为融洽,感情更加醇厚。
2017届硕士生关熊飞已毕业多年,虽不从事土壤相关的工作,但回忆起和老师及师兄师姐奔走于祖国的山山水水间采样的经历,仍然感慨万千。他说这段经历是自己求学生涯中最为难忘的时光,虽然辛苦,却又充满了欢乐,既磨练了意志,又锻炼了能力,为他日后在工作中独挡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书籍的参编者之一,2020级博士生杨家伟参与了最后的修订校对工作。“因为修订的时间紧、任务重,有时一个参数的修改,往往涉及全书,不得不通宵完成。”杨家伟说,“在整理修订的过程中,常常被前辈们的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所打动。尽管修订工作十分繁杂,但这个过程也是系统学习土壤分类知识的过程。未来,我也期待利用相关数据开展深度研究,以进一步发挥前辈们留下的科研成果的价值,让更多人受益。”
蔡崇法教授表示:“这项研究的完成,离不开师生们十余年如一日的付出,以及湖北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和江西农业大学等地方单位的大力支持。作为土壤学基础中的基础,尽管研究经费非常有限,相关科研成果也很难快速发表高水平论文,但所有人都是本着一腔热爱参与其中,也培养了青年工作者对科学的奉献精神。相关研究成果能够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不仅是对破‘四唯’政策的有力呼应,亦能鼓舞更多科研工作者们甘坐冷板凳、向着国家发展需求砥砺前行。”(匡敏)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