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变纸、纸变钱”,不是简单的反复,而是富有生命力的良性循环,为了推动这种良性循环,湖北努力以创新平台建设为主要抓手,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策源力、创新优化科技成果转化链,搅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
不久前,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与洪山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5年内双方将共同筹措合作经费10亿元,用于联合科研攻关。其中,大北农集团出资60%以上,其余由华中农业大学配套。与以往企业委托科研单位定向开发不同,这一次是双方共同开展基础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 、湖北洪山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严建兵:“围绕着六大研究对象,组建了双主任制的研究中心,双方深度融合在一起,实现产业链 ,创新链和资金链的三链融合。”
挂牌不到一年,洪山实验室吸引北京大北农、广东海大、先正达中国、广西扬翔等多家行业龙头深度参与。其核心,在于湖北实验室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人才引进市场化、参建单位多元化、科研开放共享化的体制机制。
中科院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洪山实验室主任张启发:“以产品和市场为导向,来进行反过来设计,这样的话我们出来的东西,必须是有市场的。”
支持湖北实验室建设,湖北在3年建设期内,还给与每个实验室每年5000万元的经费补助。以“钱变纸”推动更多“纸变钱”,今年,洪山实验室已实现了国产黑猪品种0-1的突破,完成了多个玉米品种的成果转让;光谷实验室研发的降温织物、可穿戴情感机器人、智能感知床单等多个产品已初步成型,可望投产应用;珞珈实验室研发的珞珈二号卫星导航增强系统载荷完成了电性件的研制和验收,已转入正样件研制阶段,预计年底完成整星研制,具备发射状态。就在12月份,三峡实验室、隆中实验室也相继挂牌运行。
湖北三峡实验室主任池汝安:“围绕着湖北省的磷化工的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来进行一些科技攻关,更好地为湖北万亿级的化工与能源的产业作自己的贡献。”
推动科技成果从“纸”变成“钱”,还需打通人才和产业之间的转化壁垒。今年10月,湖北围绕人工智能、先进纤维材料、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产业,成立7家综合性技术创新平台。由地方牵头、联合国内外科研团队,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孵化、产业培育的全链条。
华砺智行(武汉)科技公司总裁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邱志军:“武汉经开区政府,像武汉理工大 、上海交大,都是有围绕着新能源汽车等方向的研究机构,然后企业本身的话,也希望把这个研究成果(应用),正好是发挥三方面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把知识来进行转化成钱效率能够更高。”
今年,湖北还提出,每建设一个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最高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如果需要建中试基地,来验证成果,省财政还会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截至目前,湖北已经成立类似的新型研发机构392家,“科研—中试—转化”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正在逐步完善。截至11月,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已经突破1800亿元,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3.78%。这组数据表明,湖北科研成果正在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湖北省技术交易所场总监卢敏:“围绕创新这一块,政策有合力了,企业的意愿也很强烈,高校的团队也很愿意去做企业创新的支撑,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好的生态。”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秦婧 余旭东 桂亮 责任编辑 张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