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湖北日报】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动力之源

核心提示:1月4日,《湖北日报》11版刊发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处副研究员王鹏文章——《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动力之源》。

QQ截图20220104104338

(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处副研究员王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作为农业大省,我省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对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对标农业先进省份,我省农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面临一些困难。科技创新是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动力之源。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我们要下决心解决科技创新中的痛点和难点,充分释放科技创新驱动湖北农业生产的充沛动能,高质量打造科技创新提升湖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大引擎。

化解科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不强这个痛点。要在基因编辑、基因组育种、合成生物学、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等农业基础前沿重点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前瞻性布局,突破一批原创性的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为推动农业产业变革奠定原始创新基础。要把科技创新聚焦到农业农村存量经济挖潜和增量经济拓展上,按照市场需求、产业目标,从技术层面制订目标和路径,整合国家和省级农业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资源,围绕湖北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与联合攻关,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孵化新兴农业产业,形成传统农业产业和新兴农业产业并驾齐驱的格局,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

破除体制机制撬动科技创新不力这个难点。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建立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定向委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优先保障支持立足湖北优势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科研项目。完善农业科研评价机制,坚持分类评价,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面向农业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项目推行第三方评价,政府以竞争性项目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支持。对于易于物化的成果,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支持。

在此基础上,聚焦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攻方向,打通我省农田建设、种业振兴、农机装备、种粮收益的“任督二脉”,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提供有力支撑。

深度推进“藏粮于地”,提升农田耕地“肥力”。聚焦湖北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耕地的关键问题和突出问题,分区分类消减障碍提升地力,按照江汉平原、鄂北岗地、鄂东丘陵、鄂西山地4个类型,进行“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创制-模式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突破土壤组学、生物固氮、养分管理、秸秆还田、有机培肥、污染防控、酸化阻控、盐碱改良、旱作节水、智能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耕地重大科技瓶颈问题。强化科技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筹建湖北耕地科学中心等省级重大平台,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和跨院跨所协同攻关,打造耕地湖北战略科技力量。

强化种业自主创新,提升种业发展“活力”。科技兴农,良种先行。要加大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湖北特色的突破性新品种。建立种业发展基金,支持种业企业与洪山实验室等种业创新平台深度融合,建立育种创新联合体,围绕渔业、畜牧业、水稻、小麦、油菜、茶叶等优势农产品,提高种业创新和保障能力。加强畜牧业和渔业新品种选育,提高养殖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承担重大育种科研项目,加快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持续壮大“湖北制造”,提升农机装备“实力”。加大农机科技创新力度,将全省急需的主粮作物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农业产业化关键装备及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列入省级重点研发计划,以“揭榜挂帅”方式组织联合攻关,对首次实现转化并形成样品、样机的农机科技成果,择优纳入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库,并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对入库项目予以奖补。解决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马铃薯、茶叶、柑橘、板栗、中药材等作物机收存在的突出难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等机械装备,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加强农机关键零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适用性、便捷性、安全性。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升种粮收益“定力”。只要技术跟得上,种粮收益有保障。建立健全覆盖湖北主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组织遴选农业主推技术,并依托该体系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支持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景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区域试验与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农业生产大面积应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以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高校、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持续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持续稳定。

《湖北日报》2022年01月04日 11版

原文链接: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201/04/content_147963.html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