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蔡文滔 熊攀攀)1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研究员作客我校“作物科学高端论坛”并以“稻米功能成分研究”为主题开展学术报告。校党委书记高翅,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张献龙教授、曹凑贵教授以及2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高翅为胡培松院士颁发聘书(通讯员 蔡文滔 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我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既要有松柏之志,还要有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高翅为胡培松院士颁发特聘教授聘书并以胡培松院士的经历勉励在座师生努力奋斗。他期待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与胡培松院士以此为契机,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为人类幸福安康贡献华农智慧,提供华农方案。
胡培松院士作分享(通讯员 蔡文滔 摄)
胡培松院士以我国稻谷产量及其人均占有量、消费量为切入点,引出功能稻米研究的时代属性。他谈到,功能稻米研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由之路,是水稻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胡培松院士针对功能稻米的种类及形成机制、功能稻米的研发途径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在谈到功能稻米未来发展方向时,胡培松院士提出要加强种质创新,强调要加强生物学研究,并以我国首次实现人工合成淀粉为例,介绍合成生物学已成为农作物改良的重要手段和焦点领域,这不仅可对作物产量及营养品质性状进行精准改良优化,还有望将植物改造成高价值的天然产物生产工厂,以满足人们更多需求。
胡培松院士还介绍到,国际育种技术已进入4.0时代,如何在智能设计育种中进行创新,是我国水稻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他认为,可通过人工智能构建预测模型,计算寻找最优遗传组合,推荐最佳改良途径,利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精准定向培育新品种,实现水稻育种智能化的转变,从而引领育种4.0时代。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是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胡培松院士以诗勉励师生,做科研一定要低调谦逊,退步插秧,方为向前,更要心无杂念,躬身做事,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审核人: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