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匡敏)5月5日晚,图书馆嘉书咖啡厅,二十余名师生齐聚“清涟读书会”,共赏书中智慧,共话人生理想。现场不时迸发出的欢笑声、掌声,与室内轻柔的音乐一起,汇成了立夏之日校园里唯美的和声。
活动现场的师生们
活动邀请了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汪波、园艺林学学院副教授王滑和工学院副院长徐克三位老师依次分享了阅读之乐,校团委副书记、工学院副教授杨扬主持了本次活动。
“生于平凡,也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
“大家知道图片中的植物叫什么吗?”汪波老师从刘从康老师所著的《武汉植物笔记》谈起,他以观察笔记的形式,结合自己拍摄的各类植物图片和诗经中关于植物的描述,向大家介绍了武汉城市环境中的部分植物,并引申介绍了武汉市科协与武汉出版集团共同打造“江城科普读库”系列书籍,包括《身边的鸟》《跟地质学家去旅行》《身边的鱼》《身边的农作物》《身边的昆虫》《身边的二十四节气》等。
汪波老师介绍《植物笔记》
“大家留意到日本动画片中关于植物细节的刻画了吗?”他以宫崎骏动画中的植物艺术学为例,为大家剖析了植物的精神寓意,并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为例,勉励同学们即便生于平凡,也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
最后,他引用“你俯下身来其实还不够,最好是蹲下,这不还不够,最好是趴在地上”作结,以此呼吁大家对植物多一份敬畏,多一份呵护。
“在阅读中感受心灵的拔节生长”
“社会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也好,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大转折也好,可能会影响社会历史文化走向或个人的命运走向,这些重要的时刻在德语中有个专有名词——恒心时刻。”王滑以德语中“恒心时刻”这一名词为切入点,分析了“人类群星闪耀时”这一书名与“恒心时刻”的契合之处。他指出,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选出了14 个历史人物,以叙事的方式讲述了他们人生中的某个关键瞬间,这些瞬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人类的精神在这一瞬间,散发出了无比巨大的光芒,并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这就是茨威格所定义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王滑老师介绍《人类群星闪耀时》
“茨威格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的作品中都有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生活往往是平淡的,可能正是这种戏剧性的叙事方式,让许多人印象尤为深刻,这种戏剧性特点也与茨威格的人生履历有着暗合之处。”王滑由茨威格的代表作的共同特点说起,为同学们讲述了茨威格的作品特点与人生履历。
他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喜爱的另一位作家——马尔克斯的相关作品,并以其代表作《百年孤独》《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等为例,阐述了自己对阅读中产生的共鸣感的理解。他说:“所谓阅读的共鸣感,也许就是透过书中人物感受到的那种‘不是你又是你’的情感体验。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些不会与任何人诉说的私密情感区域,通过将书中人物与自己的人生经验类比反思,这份情感便被召唤出来了。透过这种心灵的共鸣和触动,我们也会逐渐得出贴合自身的领悟见解。”
他希望同学们都能在阅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在共鸣中激发自我觉醒,感受心灵拔节生长,进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没有审美就没有文明”
徐克老师结合大量科幻图片为同学们介绍了刘慈欣所著的科幻小说《三体》一书。他简述了《三体》一书产生的社会影响,并以故事为线索分享了自己的读后感。
徐克老师分享《三体》读后感
“有道德的人类文明如何在零道德的宇宙文明中生存?”徐克谈到,“《三体》系列的核心问题是以道德与生存冲突构成人类与三体人的文明冲突,以及文明冲突引发的文明终结和人类未来问题。”他表示,《三体》之所以如此脍炙人口,不只是因为其瑰丽的想象,更是因为作品中融入了复杂人性的深邃思考。在作者刘慈欣的笔下,浩渺的宇宙犹如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在遇到另一个文明的时候,为了避免自己被对方消灭,只好先消灭对方。
他还探讨了“人类文明是否为宇宙文明中的‘天选之人’”这一话题,他谈到,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进化到现在,我们从低等生物成功进化成高级生物,这让我们以为,人类便是“天选之人”,但倘若将这一问题放到宇宙这一尺度去考虑,也许人类只是在变幻莫测的宇宙的某个角落里,找到了一个短暂的空档而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明而已。
“审美与时代紧密相连,它是在全宇宙都有意义的实践,没有审美的文明就没有价值。如果审美可以跨越物种,它很有可能成为物种间沟通的桥梁。”他以“末日景象”“废土风”“母星危机”“赛博朋克”“极简主义”等为例,为大家解读了科幻中的人文与美学。他表示,艺术能够彰显文化特色,能够捕捉到人类共同的情感,是独特的美学形式,我们需要找到人类文明中共同认可的审美元素,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使美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素之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
“2021年数据统计,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76本,针对这一现象,老师们是如何看待的呢?”分享交流结束后,2019级茶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晏智同学就这一问题与三位老师进行了探讨。
现场认真听老师分享的同学们
(以上图片均由匡敏 摄)
在汪波看来,读书是件十分私人化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与读法,有的人纯粹为了兴趣和体会读书的愉悦感而去读书,也有人为了完成某个任务需去读书,但无论是处于哪种目的,打开书本看一看,就会有收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定会有更多人愿意花精力在读书这件事上。
王滑谈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阅读依然是让头脑更加充盈的最好方式之一。相较于一个穿着奇特或华丽的人,头脑丰盈的人一定更受人尊敬。他希望同学们利用好零碎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的思想、境界、胸怀、情怀、气质不断提升。
徐克则认为,读书就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他希望同学们在鱼龙混杂的书目中学会甄别,尽可能选择公认的优秀著作去品读,在与巨匠交流对话中,汲取精神营养,享受阅读乐趣。
听完老师们的分享后,即将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晏智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的成长,要么与人交流,要么读书,今天活动可以说是二者的结合体,自己不仅收获了阅读的乐趣,也获得了情感和价值的共鸣,期待在毕业之前的日子里,有更多机会和老师们深入交流。”
据悉,本次活动为2022“狮山读书节”项目“清涟读书会”首场活动,自立夏之日起的每个节气,学校都将邀请青年教师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旨在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搭建自在阅读品鉴、自由交流分享、自如体验感受的阅读平台,促进深度阅读,促进师生融乐和跨学科交流合作。
审核: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