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青春 > 社会实践 > 正文

【耕读路上】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师生赴张掖探访农业“芯片”育成之路

核心提示:近日,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36名师生赴甘肃张掖,开展为期7天的专业实践,探访农业“芯片”育成之路。

师生在企业参观(通讯员 燕雪松 摄)

师生在企业参观(通讯员 燕雪松 摄)

师生在张掖田间劳作(通讯员 燕雪松 摄)

师生在张掖田间劳作(通讯员 燕雪松 摄)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露)近日,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36名师生跨越1900公里赴全国最大的制种基地——甘肃张掖开展为期7天的专业实践,探访农业“芯片”育成之路,弘扬河西革命奋斗精神,厚植知农爱农情怀,铸就强农兴农梦想。

从种子田到制种基地,探访农业“芯片”育成之路

在我校的“三田”(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实习中,每位同学都有一块不小于30平方米的责任田,用于从种到收的全过程生产训练。位于河西走廊腹地的张掖,光照资源丰富,气候干燥,有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天然阻隔,是全国农业制种的天然优良场所。这里有130.73万亩的耕地被用于玉米、油菜、蔬菜和花卉等的制种,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全国乃至全球最前沿的制种技术在这里被用于实践。

从校内种子田到张掖制种基地,实践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与产业需求同向同行。在张掖市明永镇燎烟村和龙渠镇头匣村的甜糯玉米杂交种生产基地,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师生深入玉米育种田进行去雄的生产实操,实地学习不同玉米材料父母本行比的布局方法,了解优质甜玉米品种选育标准等相关知识。

洪登峰教授将课堂搬到了民乐油菜制种基地田间,同学们齐聚田埂学习油菜制种的背景和途径,练习田间区分油菜可育系和不育系方法。此外,师生们应邀到访河西学院,同农业与生态工程学院师生一齐开展研学交流活动。同学们从专业、升学就业、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交流,聚焦“中国农业发展困境”“中国种业现状”“未来农业前景”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加强了同学们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和中国农业种业的信心,推动了两校间的协同发展。

从狮子山到祁连山脉,弘扬河西革命奋斗精神

“课堂思政”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力点。中苔种业负责人唐起超带领师生参观油菜苔和西兰花等蔬菜制种基地,特别谈及其对我国种业的理解。他谈到,农业现代化中,种业是基础,振兴种业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他勉励同学们做振兴种业的开创者、打好种业的翻身仗。

种子科学与工程2001班艾天旭对这次生产一线的学习印象深刻:“现阶段我国油菜玉米进行集约化、规模化制种,一系列的自动化加工都表明我国育种技术在对标世界,向世界展现中国种业的力量,我们青年一代学子更要用先进的技术,改变我国种业的未来。”

在完成蔬菜制种实践和戈壁葡萄生产参观后,全体师生来到位于高台县境内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1936年,由于形势变化,宁夏战役计划中止,河西部队奉命组成西路军,半年来在河西走廊歼敌25000余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兵殇于茫茫戈壁、祁连雪山。全体师生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庄严默哀。

一边是沙漠,一边是绿洲,一批又一批的人前往河西戈壁进行生态建设,保护河西走廊生态屏障。在张掖市高台县,随处可见的“地窝子”吸引师生驻足停留,当地负责人介绍道:“这个不足10平米的‘地窝子’要住6个人,不仅是宿舍,还是食堂、会议室,既能抵御风沙,又能防暑保暖。从1991年到1996年,开发河西地区的工作人员都是在这样的‘地窝子’里艰难度过的。”种子科学与工程2001班秦少杰感叹道:“当年的工作人员在这样狭小黑暗、密不透风的‘地窝子’中生活,实在难以想象,如今张掖的蓝天绿地离不开先辈们的艰苦奋斗,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铸就科技强农兴农梦想

在参观传统制种基地的同时,师生们访问了农业科技行业中的先正达和海升等集团企业,了解现代农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在先正达旗下的三北种业公司学习期间,临泽县玉米制种基地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公司统筹管理、当地农户承包种植”的优化经营模式和“水肥一体化”的高效灌溉方法。同学们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参观了玉米种子从捡穗、烘干、脱粒、精选到包装的一整条加工生产流水线。

随后,师生们走进张掖市海升集团的智能温室,近距离了解了智能温室的设施建设、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控、远程智能控制和集中收获等方面内容。由于国内串番茄品种口感、外观、串型、抗病性等性状不稳定的问题,海升集团每年都需从国外高价进口串番茄种子。种子科学与工程2001班高郭静谈道:“尽管我国农业企业的管理体系和装备设施越来越先进,但我国农业尤其是种业,和国外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发展种业任重而道远,我们仍需继续努力。”

”今年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第二年前往甘肃张掖开展校外实践,旨在同多家制种企业联合,聚焦生产一线,帮助同学了解商业制种情况,达到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目的。”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罗朝喜说道。

审核人:何菡子 鲁少平

责任编辑:徐行 游惠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