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极目新闻】十代同堂!华中农大经典话剧《牵挂》再度上演

核心提示:9月25日晚,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座无虚席,十代演员齐聚舞台,再度演绎学校原创经典话剧《牵挂》。

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通讯员 周全

实习生 谢雨欣

一代“向幺妹”、二代“龚二狗”、三代“洪校长”、七代“向前进”、九代“张福禹”……9月25日晚,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座无虚席,十代演员齐聚舞台,再度演绎学校原创经典话剧《牵挂》。两个多小时的精彩演出,节奏紧凑、冲突不断、高潮迭起,让现场观众潸然泪下、掌声连连。

话剧《牵挂》

话剧《牵挂》

《牵挂》的主人公、青年志愿者张福禹,取材于华中农业大学三个真实的学生原型:感动中国的徐本禹、献身支教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赵福兵、舍己救人的张瑜。该剧以张福禹义无反顾赴恩施支教的感人故事为主线,通过四个家庭的对比冲突,三代人的命运起伏,两份情感的取舍抉择,表现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农村发展的“牵挂”,诠释了华中农业大学“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的价值追求,展现了新时知识分子的个人梦、华中农大梦、农业梦。

十代同堂

十代同堂

话剧《牵挂》由著名戏剧家、国家一级编剧习志淦担任总编剧和总导演,该剧2012年底开始创作,2013年华农115周年校庆时一经首演,便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2014年5月5日,《牵挂》在国家大剧院倾情上演,这是京外非艺术类高校原创话剧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牵挂》总编剧、总导演习志淦

《牵挂》总编剧、总导演习志淦

“我65岁来到华农创作、排演了话剧《牵挂》,迄今已经十年了,而且排出了十代演员。”习志淦老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作为一所非艺术类高校,《牵挂》能够传承十年,非常不容易。“道具是同学们自己做的,服装是同学们去汉正街砍价买的,布景是美术设计老师一笔笔画的。学农的同学都从来没上过舞台,为什么能排出这么好的剧?首先他们对农民有着真挚的感情,其次本禹志愿服务队的精神也鼓舞着他们,我们剧组的每一代成员都有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前往贫困山区支教的。十年来,我也被同学们的精神所感动。”

陈丽(左一)与十代演员

陈丽(左一)与十代演员

第一代“向幺妹”的扮演者陈丽,曾于2015年前往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大水乡本禹希望小学支教一年,如今已留校担任辅导员。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除了当晚上台演出的演员,还有不少已经工作的历代演员听说《牵挂》十代同堂演出,特地从外地赶回学校观看。“所有的演员在收到我们邀请的时候,第一时间都非常的兴奋!看着《牵挂》十年以来的变化,既感慨又高兴。《牵挂》能坚持那么多年,是一代一代《牵挂》人坚守的结果,也是我们《牵挂》精神一代一代传承的结果,更是我们本禹精神的延续。”

徐本禹

徐本禹

《牵挂》主人公张福禹的原型之一徐本禹,当晚也来到现场观看,演出结束后他表示:“之前看过几次《牵挂》,今天看了之后依然特别感动,眼眶湿润了好几次。很多演员专程从外地赶回来,因为他们心中有着这份‘牵挂’。其实我们这个‘牵挂’并没有演完,还有很多志愿者在祖国大地在演出‘牵挂’。我也期待更多的同学们能够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做一名支教志愿者,在祖国大地去演这份‘牵挂’。”

据了解,话剧《牵挂》作为华中农业大学的文化品牌被长期保留下来,观看《牵挂》已经成为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当晚的观众中也有不少大一新生。

园艺林学学院大一新生李佳燚说:“‘牵挂’对于我来说,之前可能更多的想到是亲情和友情,但我从这部剧中看到了青年学生对农村、对社会的牵挂。张福禹抛下爱的人许思婷去支教很让我佩服。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坚持,他一直坚持为山区孩子的教育事业作贡献。希望自己以后有机会可以去做志愿者,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经济管理学院新生王好表示,在线上看过徐本禹老师的公益讲课,在朋友那了解过徐本禹老师的故事。研究生支教团很高尚,他们放弃大学明亮的课堂,去偏远的山区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去奉献更多的人,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原文链接:http://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1519181&cId=0&tencentShare=1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