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追求卓越”培养一流人才,“引领带动”建设一流学科,“人才强院”培育一流师资,“顶天立地”开展创新研究,以“师生价值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成长共同体”推进“三全育人”,始终努力践行学校“学科建设增长点、教学改革辐射源、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的发展使命。
十年跨越,学科建设孕育新方向
“学科是学院事业发展的基石,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牛鼻子’,在‘双一流’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内涵式发展,支撑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向前。”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熊立仲这样总结学院过去十年的学科建设。
学院扣紧时代脉搏,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布局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使之成为学科新的增长点,十年间孕育孵化了信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两个学院,并与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揭牌共建“湖北省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学院统筹布局生物学和生物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了生物学连续两轮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新增生物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生物学、生物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支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ESI前1‰,支撑生物化学等9个领域进入ESI前1%。
殷平指导学生(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供图)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学院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放手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挑大梁、当主角。”来到华农十年的殷平教授感慨道,“学院先后实施‘龙云计划’‘名师计划’和‘百川计划’,激励我们向着引领世界科技前沿的目标大踏步迈进。”学院历任党政班子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引人-育人-留人”人才支持体系,成立“猎才小分队”,依托“南湖论坛”大力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十年来引进专任教师40人、新增国家级青年人才20人,在专业教师中占比超过18%。
为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李兴旺教授回国后牵头创办并连续八年成功举办国际三维基因组学研讨会。生科院有一大批像他这样活跃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学术前沿舞台上的学者,学院年均开展“诺奖学者进校园”“四大前沿论坛”学术报告150余场,学院作为会议发起方连续六年举办基因组学与作物遗传改良国际会议,并努力争取到了第二十一届国际固氮大会在华举办的机会,又成功承办了第二次在华举办的第三十届国际拟南芥大会,有效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与此同时,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先后与加州大学等全球60所大学、科研机构开展科学研究合作,“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先后获得国家“111计划”资助。
2019年igem现场获奖照片(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供图)
十年深耕,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如果学术有味道,那一定是培养基的味道。”第十届华中农业大学iGEM队长闵洁讲述自己在团队中成长的经历。“来自不同专业的爱学进取的同学共同碰撞,每一次团队组会都是创新火花四溅,每天接受实验室‘学术味道’熏陶,大家逐渐掌握了查找文献综合分析、独立设计完成实验和中英文切换自如的表达能力。”人才培养辐射效应初显,参与iGEM团队的170余名同学来自全校的八个学院。过去的九年,我们连续参加iGEM(国际遗传机器设计大赛),无一落空,共获得8次全球金奖和1次全球铜奖,2次获得单项最佳提名。
十年来,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将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优势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形成了“关键问题+重大任务”的科教融合培养模式,全面升级人才培养的“底盘”,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倾力打造“金专”“金课”,六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一流课程,植物学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并在“新华思政”——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上线,姚家玲及团队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名师,植物学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
“拔尖创新人才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更要心怀‘国之大者’”。生物科学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指导小组组长严顺平教授如是说。2020年,学院在两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入选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通过实施导师制、书院制、学分制和本博贯通机制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致力培养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领军人才。
RNA代谢通路团队荣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供图)
近十年,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崭露头角。以姚斌院士为代表的50余名校友成长为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吴定心获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本科生就业率连续十年超过90%,在“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100余人次, RNA代谢通路研究生团队摘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领域最高荣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十年攻坚,“顶天立地”展现新作为
“让水稻造福人类,将优质水稻研发打造成我们国家标志性的科技成果。”在未来科学大奖的领奖台上,张启发院士号召要藏粮于技,端稳中国饭碗。为此,他总是带领水稻团队奔忙于“乡村振兴”的路上。在湖北洪山实验室“稻-鸭-虾”三不一精准的重大项目观摩会上,他号召大家“合起伙来干大事”,聚焦“黑米主食化”战略,打通从基础研究、育种到产业应用的链条,致力于“提供对地球和人类都健康食品”。
绿色超级稻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供图)
十年来,学院坚持“四个面向”,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为目标,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大平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开展科学研究和培育人才。十年来,学院勇毅担当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入选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国家发改委新序列,为基础研究探索和产学研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在Nature、Science等权威杂志上发表,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参与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连续两轮获农业部农业生物安全证书,“绿色超级稻生物学”获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绿色超级稻”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
张启发考察华墨香5号种植基地(记者 川竹 摄)
师生牢记初心使命,奋力开创社会服务新局面。张启发、熊立仲撰写的《全球领域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颠覆性技术前瞻分析》咨政报告通过教育部提交至中央办公厅,当好生物产业发展智库。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田间,“双水双绿”建设示范基地的种粮大户杨永智于2021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在服务绿色发展的路上,孙明教授团队研发的微生物农药产品“壁垒”2021年获新农药登记证,并获当年全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产品,2022年被全国农技服务中心纳入国家植物线虫防控推荐产品。
十年淬炼,卓越之路续写新篇章
“教书育人思政要先行,学院连续7年开展教授红讲堂,聘任全体教师党员为‘红色导师’领航育人,努力构建师生价值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和成长共同体,让红色成为人才培养的鲜亮底色。”学院党委书记范金凤如是说。
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红色基因融入“双一流”建设中。“教授红讲堂”获首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工作案例特色作品,“强化科研育人,培育卓越人才”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教育部简报、中国教育报刊发科研育人典型做法。十三年坚持开展“寻找未来科学家”科普活动,科普基地连续三轮入选“全国科普基地”。微生物学教工党支部获全国首批样板支部荣誉称号,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生第八党支部获批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支部荣誉称号。
高翅书记参加教授红讲堂现场合影留念(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供图)
党建引领卓越文化传承,弘扬学院长期办学形成的“实事求是,追求卓越”的学术文化,将卓越“基因”和科学精神融入师生的精神品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搭建“千问计划”等常态化师生交流平台,依托“身边的榜样”宣传身边典型,为一流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激发师生“强农兴农”使命和科研报国的远大志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博士后党员张强深入华南海鲜市场采样,南繁科研群体被誉为“追太阳的人”,被新华网等媒体专题报道。
过去的十年,是直面挑战砥砺奋进的十年;过去的十年,是乘风破浪同舟共济的十年;过去的十年,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十年。
奋斗者追风赶月,贵在笃行不怠。立足新发展阶段,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将始终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擘画新发展蓝图,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为建设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而不懈奋斗,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梦想进军!
(本文作者系 通讯员 刘莉 审核人 范金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