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湖北日报·农村新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核心提示:11月25日,《湖北日报·农村新报》07版刊登了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王鹏题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一文。

QQ截图20221125092559

华中农业大学副研究员、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 王鹏

科技是乡村振兴的源头动力。我省涉农高校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需求,需主动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纳入事业发展总体框架,积极寻求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两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自觉承担起科技服务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的重要责任和时代使命。

实践证明,涉农高校依托平台、人才、成果等天然明显优势,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能够久久为功,以更大力度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描绘“强美富”乡村振兴新景象。一是涉农高校科技能驱动农业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农业强”。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智慧农业和智能装备产业异军突起,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加速催化农业绿色革命。涉农高校重大科研平台则是推动此类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主阵地”。二是涉农高校科技能加快乡村生态修复,助力实现“农村美”。当前,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土壤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重与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科技的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涉农高校科技人才则是根据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际,筛选先进、适用的先进科技转化实施,实现技术的跨代利用,快速推动农村生态修复和人居环境改善的“主力军”。三是涉农高校科技能引领涉农产业兴旺,助力实现“农民富”。当前,围绕高质量发展下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形成的新需求,增强涉农产业自主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与水平,调整优化涉农产业结构,有序扩大并延伸涉农产业链条成为大势所趋。涉农高校科技成果则是为僵化的涉农产业模式提供新业态、有效防止涉农产业发展“边际效益递减”的“主渠道”。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涉农高校科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对乡村基层工作人员和农民的走访调研,可以发现,乡村对高校科技下乡有着很高的期望值,涉农高校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大有可为。

存在的不足

思想认识不深不透。不少涉农高校对于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缺乏整体思维和长远谋划,仍将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简单理解为“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如何对标乡村振兴的具体堵点和痛点,找准科技赋能的具体抓手思考得不够深入。高校科技研究比较偏重学科导向和理论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更加偏重产业比较集中的城市产业园区,对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和能力认识相对不足,较少针对乡村振兴亟需的技术与配套服务机制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

保障机制不全不力。涉农高校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一体化实施方案,在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和任务落实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导致其为乡村振兴提供的服务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各高校在科技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缺乏差异化的角色定位,高校之间没有形成统一规划、层次鲜明、分工定位的协同机制,导致科技服务在人、财、物、信息、技术等方面不能实现和放大协同效应,存在成效打折扣的现象。

成果供给不足不准。涉农高校涉农科技创新力量布局和学科结构仍偏重于传统产业和传统学科,在服务乡村振兴所需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大健康”“大食物”等特色农业技术、农业资源绿色高效利用技术、农产品转化增值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技术等方面,其原创性高水平科技成果不够多,对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力尚显不足。此外,涉农高校科技成果存在数量较多但实际转化率低的问题,有效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匹配,存在“成果即实验报告”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农业生产实际脱节,难以充分满足现实农业生产的需求。

下乡人才不多不愿。涉农高校科技研发人员大多是“从高校到高校”,主要在实验室搞科研,“无法下去”。同时,受制于现行评价体系和职称评聘标准,很多科研人员片面追求论文的级别和影响力,解决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的实际能力比较弱,“无力下去”。此外,在高校评价考核机制短期化影响下,在乡村搞技术研发推广不如做实验写论文成效快,也让很多教师“无意下去”。

对策与建议

以高校科技创新为引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涉农高校在科技研发规划和工作部署方面要主动有为,一是主动围绕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绿色农业、提高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调整并找准科技创新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和方向,加强农业科技基础前沿研究布局,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二是在涉农高校科技研发规划和项目中,着力支持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持续加大实施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和主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力度,加快重大动物基因繁育、植物基因工程、现代农机装备、绿色环保饲料肥料、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等领域关键核心科技攻关,支持开展特色优势产业技术研发。

以推广服务体系为载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方面,一是应鼓励和支持涉农高校建立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技术服务网络和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整合涉农高校科技资源,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二是涉农高校应主动围绕所帮扶市、县(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推广一项实用技术、打造一项产业品牌、建好一个乡村科技创新示范点”的工作思路,积极转化和推广乡村所急需的农业农村新技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三是树立“农村、农企、农户、高校”四方联动的“农校结合”人才培养理念,采取产学研合、科技下乡、新型农民培训和校地共建等多种办学形式,提升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服务农业能力。

以厚植人才基础为抓手,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一是充分发挥涉农高校重大科技项目凝聚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培养农业农村科研领军人才和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二是紧密结合农业农村产业特色和发展亟需,科学设置高校涉农专业,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和输送农业急需的专业人才。三是建立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到乡村基层和中小企业挂职、兼职、任职与离岗创业等灵活机制,形成上下贯通、产学研用紧密衔接的创新创业人才体系,实现涉农高校与乡村人才双向流动共享。四是整合培训资源,搭建乡村教育培训平台,开展分层次分类型的乡村人才培训,壮大乡村人才振兴的内生力量。五是进一步创新人事聘任政策和科研评价考核体系,大力激发涉农高校科技人才服务乡村的动力与活力,增强高校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强化乡村科普为途径,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一是涉农高校可积极依托各级科协、学会和相关机构,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培育专业科普团队,围绕乡村振兴热点难点问题,深入乡村组织开展“科学技术下乡”“科学技术活动周”、科普报告(讲座)、科技培训、科技咨询服务等活动,不断扩大科普宣传教育覆盖面。二是充分发挥涉农高校科普场馆、实验室等面向乡村民众的科普展教功能作用,发挥好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普中国e站、科普融媒体的作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以科技赋能治理为突破,助力乡村组织振兴。涉农高校应主动做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校本政策顶层设计,引导乡村与高校建立长期对口科技帮扶关系,逐步形成以县(市、区)为枢纽,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科技特派员、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等为依托的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同时,涉农高校应加快融入农业农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为改变乡村治理模式和提升治理效能提供技术支撑,从而加快推进乡村组织振兴。

以政府主导为推手,提升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高校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稳定增长机制。对立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高校科研项目,予以优先保障支持。以竞争性项目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高校农业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项目。二是强化政府宏观引导,健全完善涉农高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协调服务机制,明确涉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的功能与职能定位。三是发挥政府对人、财、物等资源的宏观调控职能,完善政策扶持机制,为涉农高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政策扶持及法律保护。支持高校设立“乡村振兴学院”,实施“农校对接”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农业创新创业项目,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四是完善“科技成果披露制度”“科技计划成果后评估制度”以及“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等机制,破解高校评价考核体系与标准存在的弊端,矫正科技成果评价中片面重数量指标、轻质量贡献等不良倾向,建立更全面、客观的科技成果价值评价体系,鼓励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湖北日报·农村新报》2022年11月25日 07版

原文链接:https://ncxb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211/25/content_200839.html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