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作重30年】“刘纪麟玉米遗传育种奖学金”颁奖典礼暨捐赠仪式举行

核心提示:3月30日上午,我校玉米团队在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作重3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刘纪麟玉米遗传育种奖学金”颁奖典礼暨捐赠仪式。

DSC_3038

“刘纪麟玉米遗传育种奖学金”颁奖典礼暨捐赠仪式现场(记者 川竹 摄)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徐迅 陈俊瑞)3月30日上午,我校玉米团队在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作重3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刘纪麟玉米遗传育种奖学金”颁奖典礼暨捐赠仪式。

正大集团植物一条龙企业中国区资深总裁纪涛,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许洁婷博士,山东农业科学院玉米所党委副书记丁照华,长江大学教授杜何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响,华中农业大学玉米团队第二代学科带头人郑用琏教授,我校副校长、玉米团队学科带头人严建兵教授,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雄,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杨仁海等作为嘉宾,与50多位校友及玉米团队师生一同出席了此次颁奖典礼和捐赠仪式。

DSC_3056_副本

严建兵教授回顾玉米学科发展史(记者 川竹 摄)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严建兵首先向与会嘉宾及师生介绍了玉米团队70年来的发展概况,并重点谈到团队今后的发展规划与目标。面向未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出了玉米“高产优质,绿色高效,易种易收,营养健康”的研究方向和奋斗目标。他以玉米抗锈病关键基因广泛应用为例,展现了团队的贡献与风采。严建兵谈到,团队的优势在于队伍构成多元,团结协作,能力建设全面,基础材料丰富,能根据目标变化,迅速形成战斗力;团队始终以国家农业大计为指向,坚持“四个面向”,重新思考农业发展模式;传统分子育种依赖于基因挖掘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而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要依赖于数据驱动的智能设计与从头驯化。他还表示,科研模式变革需要协同攻关,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根据产业需求明确攻关目标。

郑用琏教授发言(学通社记者 李佳怡 摄)

郑用琏教授发言(学通社记者 李佳怡 摄)

“恩师美德,世代继承,师恩惠泽,自胜不息”,郑用琏教授满怀深情地向在场师生介绍了我国玉米遗传育种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著名遗传育种学家、教育学家刘纪麟教授的生平。“同事同盟,献策献计,好朋好友,齐心齐力”,郑用琏分享了刘纪麟与玉米界学者们毫无保留相互交流的故事,希望团队老师和同学们能够传承先贤们学术交流的传统,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相互启迪。郑用琏师从刘纪麟教授,在求学经历中感悟颇深:“从1972年选择玉米科研开始,是老师的高尚情操激励我历经坎坷、不懈不弃,是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求学求索、格物穷理。”为了传承刘纪麟的美德和奋斗精神,他的弟子们自发捐赠成立了“刘纪麟玉米遗传育种奖学金”,用于资助热爱农业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年才俊。

捐赠现场 (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13

捐赠现场 (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

颁奖现场 (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20

颁奖现场 (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

“刘纪麟玉米遗传育种奖学金”捐赠人纪涛先生和许洁婷博士分别代表正大集团和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捐赠发言。纪涛表示,正大集团与华农有着深厚渊源,正大集团与华农的合作成效颇丰,他希望通过与华农在研发、人才培养、社会化服务等多领域的合作,打造校企合作的典范,为湖北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中国产业的振兴做出更大贡献。许洁婷讲述了他选择读博并同时兼顾创业的亲身经历说起,借自己的成长与奋斗经历告诉学弟学妹们,对待工作和学业“要热爱,要沉浸,要坚定”。发言结束后,两位捐赠人和与会领导分别为何能、罗姿、董亮、王席、肖姿仪五位奖学金获得者颁发证书。

学生代表罗姿发言(学通社记者 李佳怡 摄)

学生代表罗姿发言(学通社记者 李佳怡 摄)

周雄对两家捐赠企业表示诚挚感谢。他谈到,华农玉米人目标明确,并且将目标与国家需求、社会需要紧密联系;科研工作者始终怀抱奋斗精神、不畏艰险精神、勇攀高峰精神、自我革命和传承精神,有组织地投入科研事业;每一代科研工作者都跑出了自己的精彩,希望新一代的玉米人传承好前辈留下的精神粮食和物质基础。最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们分享感言,校友李响带来题为“终有一天将尝试在外星球种植物”的学术报告,齐鲁工业大学夏涛教授、湖北腾龙种业腾峰博士、山东农科院玉米所丁照华书记,分别分享了在校期间和工作后的感悟,鼓励同学们继承前辈艰苦奋斗的品质和美德,勇攀高峰,再创佳绩。

审核人 杨芳

责任编辑:蒋朝常 刘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