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睿 熊攀攀)4月26日上午,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会2023年全国学术年会大会主题报告在武汉光谷希尔顿酒店举行,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韩斌院士和北京大学赵进东院士分别围绕“植物科学助力农业创新”进行学术报告交流,大会由朱玉贤院士和种康院士主持。
张启发院士作报告
张启发院士围绕“奉献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主题进行交流。他首先阐述了粮食安全的理念,分享了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的特点。他基于第二次绿色革命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三大目标,提出绿色超级稻的概念以及培育的基本策略,并分享团队从绿色超级稻到绿色农业的推进所做的努力。他表示,我国稻米产业正在经历数量驱动向以数量为基础的品质驱动的变革,重点讲述今后我国农业产业升级中稻米品质与价值的提升策略。他呼吁,应改变几千年来稻米仅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状况,“主食”应承担提高人民营养健康水平的使命。他还向大家分享了近年来团队在米饭型全谷物黑米“华墨香”的研发与推广方面所取得的系列成果。
李家洋院士作报告
李家洋院士分享了“IPA1:调控水稻理想株型与环境适应性的枢纽基因”的报告。他从我国人口与耕地现状出发,结合种子科技迭代升级保障粮食安全的历程,提出了“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新品种”的育种目标。他表示,株型是作物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并以水稻的分蘖数目为例,全面介绍了水稻理想株型基因IPA1及其等位基因在高产、抗病以及抗逆等方面的分子机制与遗传效应的相关研究进展。最后,他总结了关于IPA1的株型调控网络与抗性调控网络,介绍了该基因的重要育种应用前景。
韩斌院士作报告
韩斌院士则带来了题为“水稻杂种优势的量化及预测分析”的报告。他指出,作物遗传育种主要基于杂种优势与超亲遗传分离重组子两个基本遗传现象,并对团队多年来对于“杂种优势的主要遗传机制或遗传基础是什么”和“杂种优势的遗传效应能量化分析或精准预测吗” 这两个杂种优势的核心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他还介绍了团队通过构建杂种优势基因组选择模型来筛选育种材料,从而构建骨干亲本这一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果。
赵进东院士作报告(供图 通讯员 王文豪)
来自北京大学的赵进东院士以“蓝藻光能吸收传递及其调控机理研究“为主题与大家交流。他首先介绍了蓝细菌的演化进程、主要种类以及结构特点,并从蓝细菌与植物细胞光合膜结构的异同出发,对蓝细菌中的主要光捕获复合体藻胆体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他围绕“藻胆体吸收光能向光系统传递的调节”这一过程,分享了团队围绕“细胞是如何感知两个光系统的激发状态不平衡的”以及“能量是如何分别传递给PSII和PSI”这两个关键问题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与会专家学者还针对所感兴趣问题进行提问交流。
审核人 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