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人民日报】优良品种让群众餐桌更丰富

核心提示:近日,人民日报记者来到武汉市,就如何加快培育多样化品种,满足不断升级的群众餐桌需求问题进行了采访。

图片2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丰盛,良种功不可没。如何加快培育多样化品种,满足不断升级的群众餐桌需求?记者进行了采访。

“菜篮子”有了更多新品种

早上8点,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畔的韩家湾水产养殖基地内,自动投料机一开启,鱼群便蜂拥而至。养殖户韩明安说,这批武昌鱼预计在今年8、9月份上市,每亩利润有望达到1800元。

武昌鱼学名团头鲂,俗称鳊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由于近亲繁殖等因素,各地团头鲂种质出现退化,生长速度减缓,体形趋于短粗。”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王卫民说,2008年以来,科研团队联合阳新县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等,采用家系选育、群体选育及鱼类亲子鉴定技术,连续四代选育,并在全国多地进行测试,最终于2017年成功选育出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的团头鲂新品种“华海1号”。

“新品种一年多时间就可以长到一斤半,肉更厚实,还耐运输,提前一到两个月就能错峰上市。”韩明安表示,目前基地养了5万多尾团头鲂,去年销售鲜鱼净赚9万多元。

优质水产品种选育,让更多鲜活鱼虾“跃”上餐桌。在全国,目前已累计公布266个水产新品种,农业农村部今年还启动了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强化我国水产种源安全保障。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消费大国。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李峰介绍,为了适应食用菌生产和市场消费需求,团队通过杂交和分子手段,选育出平菇、白灵菇“新科”系列优良新品种60多个,已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21个。

在新乡市辉县市冀屯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朵朵菌菇撑开肥厚的叠生伞盖。“这个品种叫‘平菇108’,是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不仅朵形好看,而且转化率高,一斤干料出一斤二两菇,半年就能收五茬。”合作社理事长王林宁说,依托农科院品种支持和技术带动,合作社每年规模化生产近300万斤食用菌,主要销往北京、河南等地,总收益超千万元。

日益丰富的“菜篮子”,背后是一代代更新的优良品种。去年,4个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为保存利用优质菌种资源、壮大食用菌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蔬菜方面,目前我国主要产区的主要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6%,国内品种生产覆盖率在87%,蔬菜育种对产业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三月红、妃子笑、白糖罂、糯米糍……在海南、广西、广东等荔枝主产省份,各品种荔枝陆续上市。“过去是单一品种扎堆上市,现在是多个优质品种错峰比拼。”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荔枝龙眼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伟才介绍,品种不断推陈出新,主要得益于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

2007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建设。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建设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奶牛等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覆盖近200种农产品,围绕全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组织汇聚全国800多个单位的2700多名专家,聚焦产业重大问题,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步伐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显著成效。

“依托产业技术体系,打通育种、栽培到采后保鲜、加工等各环节,推动荔枝育种进入快速发展期。”李伟才说,近年来,来自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及云南的各个荔枝研究单位均开展了荔枝实生选种和杂交育种,育成荔枝新品种30多个。在品种推广上,高校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优势,依托企业建立新品种生产示范基地,带领种植大户建立生产示范园,引导普通果农改种优良品种荔枝,不断提高种植效益和产业市场竞争力。

在黄淮海地区,从优质面包麦“济南17”,到去年实打亩产创山东省强筋小麦纪录的“济麦44”……“济麦”系列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6亿亩,增产小麦600多亿斤。

在我国,一个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的诞生,需要经历品种培育、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审定、示范、推广等多个环节。“促进良种加速落地转化,产学研合作是有效途径。”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项目部主任杨在东说。近年来,鲁研公司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研发平台搭建、人才队伍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创新科企合作机制。

“在这一机制中,双方畅通渠道,允许院所小麦育种科研人员入企兼职兼薪,企业为育种团队提供稳定的科研经费,品种审定后育种团队将享有品种转化收益。”杨在东介绍,目前,公司合作选育并推广了“济南17”等5个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培育出“济麦44”等7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审小麦新品种。

推进种业振兴,扶优企业是重要途径。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从3万余家农作物、畜禽、水产种业企业中遴选出270家优势企业,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给予相应政策扶持。

好品种撑起大产业

今年初,一批高效优质节粮抗病新品种通过审定。其中,杜蒙羊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等特点,武禽10号肉鸭适合“稻—鸭—虾”综合种养模式。“此次审定通过的15个新品种配套系具有高效、优质、节粮、抗病等特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全国畜牧总站畜禽资源处处长于福清说。

一个好品种,可以撑起一个产业。起垄、覆膜、定苗……在湖北省随县万和镇黄林树村,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高升华博士和几名农技人员手把手指导村民移栽辣椒苗。条块分明的地膜上,嫩绿的辣椒苗茁壮挺拔。

“这个品种叫‘鄂椒帅亮’,是利用杂种优势、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多基因聚合等技术,经过10年攻关选育而得。不仅辣味香浓、果色艳丽,而且抗性和丰产性都不错。”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王飞介绍。

“去年引进‘鄂椒帅亮’后,辣椒基地迎来大丰收,亩产值超过2.4万元。基地还吸纳了300多名农民务工,累计发放工资500余万元,既保证原料供应,又带动农民增收。”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辣椒种植基地负责人李泳江说,今年公司准备将辣椒新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

产业链延长、上下游联动,促进更多优质专用品种走向市场。在黑龙江省中农发五大连池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里大豆种子加工生产线高速运转。“高蛋白品种适合生豆芽、打豆浆,阿拉伯糖含量高的适合做酱油,水溶性蛋白含量高的适合做豆腐……”说起大豆品种,公司总经理李文国如数家珍。

“现在下游食品企业收购专用优质大豆品种用于加工,不仅看纯度、水分,还要看芽率、净度,这意味着要用种子的标准来生产专用粮。”李文国介绍,目前公司大豆业务分为种子和专用粮两块,向市场供应“五豆188”“登科9”等26个品种,种子年销量超过2万吨。

“作为国家大豆制种大县,必须坚持种业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五大连池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涛介绍,目前全市共有种子企业15家,通过与多家科研院校合作,不断引进国家级龙头企业、先进企业,大豆品种及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

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 张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