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耕读路上】在襄阳勤农务实,展现青春风采

——华中农业大学学子赴襄阳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核心提示:7月8日始,华中农业大学78支实践团队共525人依托学校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深入襄阳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7月8日始,我校78支实践团队共525人依托学校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深入襄阳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华农学子在社会课堂中长知识、增才干、做贡献,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和交流学习,了解了襄阳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农民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各团队秉持着务实、创新的态度,贯彻“践行出真知”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襄阳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牢记乡村振兴梦 青年助力不迷茫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这酷热的暑假,华中农业大学的社会实践队伍牢记着乡村振兴的目标,组织师生深入襄阳地区的基层和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咨询、产业调研、生产指导和社会观察等工作。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有志青年”团队前往南漳县东巩镇祝家湾村参观传统村落及特色吊瓜种植基地,依托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村子的发展状况,并助力当地药材基地发展,给出对应参考意见。

队员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讯员 袁科怡 摄)

队员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讯员 袁科怡 摄)

乡村振兴,离不开每一位基层干部的努力和奋斗。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赴老河口社会实践队与老河口张集镇油房湾村村支部书计龚保贵在座谈会中的探讨让同学们对乡村振兴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不为吃不为穿,只为农民共同富裕”,龚书记的一颗拳拳为民之心深深震撼了实践队的同学们。在了解到在龚书记领头建立的养殖场具有湖北省最先进的羊繁殖技术,已经建立了一条产业链,实现了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的发展模式时,同学们表示,这次座谈会,让自己加深了对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认识,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农业农村的发展、为农民的富裕做出贡献。

龚保贵书记正在与实践队队友进行交流 (通讯员 徐雨杨 摄)

龚保贵书记正在与实践队队友进行交流 (通讯员 徐雨杨 摄)

助力襄阳科技创新,古酿韵香绽放

7月6日,学校青马班、青年研习社以及学校团学组织等同学们齐聚襄阳书院,感受农业科技的奇妙魅力。襄阳书院以农业科技为主导,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科研试验基地。

传统与创新相碰撞,智慧灌溉酿酒香。经济管理学院的实践团队踏足湖北襄阳,探寻古襄阳酒业。这家企业从1952年开始,时光如黄梅声声,转眼间经历了七十年岁月的洗礼与变革,如今已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璀璨明星。

在古襄阳酒业的研发专员魏蒙的引领下,实践团队深入研究企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党建文化。他们近距离感受酿酒的全过程,并重点关注了智能酿造中心——该公司的创新之作。中心凝聚了数字化传感器在线检测系统和数据化中央显示系统,细腻地捕捉酿酒的每一刻,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推动酿酒行业向前迈进。团队成员张云飞感慨道:“这种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古襄阳酒业酿造出高质量产品的关键。”

团队成员参观品鉴中心(通讯员 李莹摄)

团队成员参观品鉴中心(通讯员 李莹 摄)

寻找襄阳科技创新之路,必得深入基层了解。7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实践团队抵达襄阳市旺午村,深入了解农村大棚种植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旨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解决方案。通过实地勘察,同学们观察到农村大棚种植存在技术水平相对滞后、设施条件有限、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提出建议: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解决,如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智慧农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促进农田资源的节约利用。此外,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实践团队表示,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村大棚种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他们将积极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为农村大棚种植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华中农大学子志愿为襄阳地区的科技振兴建设添砖加瓦。

且以一心赤诚服务,践行满怀志愿奉献

7月11日,狮山蒲公英志愿队在襄阳市南漳县薛坪镇举行了“希望家园”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红领巾学堂、安全自护等一系列环节,志愿者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提高技能。

感受真心实意的志愿态度,体验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对于襄阳市南漳县薛坪镇的孩子们来说,这个夏天的颜色不再单调,因而绚丽,因而丰富。

蒲公英志愿队队长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襄阳市南漳县薛坪镇开展志愿活动。我们希望借这次活动为这些留守儿童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暑期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经济发展催生山乡巨变,志愿奉献促进社会进步。始终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可贵精神,切实贯彻志愿服务行动,在助力社会进步与促进志愿者自身发展过程中,实现“双赢”效果。

团队成员指导孩子们绘画(通讯员 王妍 摄)

团队成员指导孩子们绘画(通讯员 王妍 摄)

园艺林学学院于9日、10日在襄阳市谭庄村进行襄阳古建筑文化宣讲和绘画展览活动。实践小队在留守儿童们的兴趣和绘画能力上针对性进行了辅导和帮助。此外,小队整理了小朋友的作品,以进行展示。

学史崇德,赓续精神葆本色

2023年是襄樊战役胜利75周年,实践团队借助“红色档案”,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公共管理学院赴襄阳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红色革命基地襄阳,学习襄阳红色历史,了解襄樊战役的英勇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弘扬伟大革命精神。并助力党史教育基地宣传,将成果宣传给更多有志青年,使更多人了解共产党的光辉历史。

7月8日至14日,外国语学院赴襄阳市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了为期7天的“襄阳耕读行”实践活动。青年学子在是实地探访中铭记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与岗位科学家同行,探知农学发展之路

在实践中体验真知,在行动中感受细节。7月5日,工学院的“青年学子襄阳耕读行”社会实践团队在工学院副院长廖宜涛教授带队下,前往湖北的东风井关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廖宜涛教授在参观过程中积极鼓励同学们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农机的操作,亲身感受农业机械的生产流程,深入了解农业机械的发展情况,全面体验农业机械的每一个细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知更好的风景。廖宜涛教授在实践中为同学们介绍了农业的“四化”——全程化、自主化、电动化、智能化,这些宝贵的理念为农业机械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廖宜涛教授为同学们讲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试乘过的插秧机原理(通讯员 张麒 摄)

廖宜涛教授为同学们讲解插秧机原理(通讯员 张麒 摄)

7月7日,工学院的“青年学子襄阳耕读行”社会实践团队在工学院院长廖庆喜教授和副院长廖宜涛教授等带队下,参与前往湖北襄阳市襄州区汇吉利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合作社的粮食仓储与农机配置情况时,廖宜涛教授不断给同学们讲解关于农作物的相关知识,详细介绍了这些农机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亲身感受农业机械在实际运用中的情况,深入了解粮食的收割、储存、耕作、种植和管理等各个具体环节。

廖宜涛说:“同学们,农业机械化之后还有自动化、智能化要去实现,大家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寄语——‘为人民服务、与祖国同行’,助力国家的农业机械发展,让我们国家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

通过社会实践,华农学子较为全面地了解襄阳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与乡村建设相关情况,深刻领悟党的领导、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坚定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意义。

(本文作者系校团委通讯员 吴卓阅 黄子怡审核人 杨扬)

责任编辑:晏华华 孟丹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