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青春 > 社会实践 > 正文

【耕读路上】水产学院“美丽神农架·青春行动”专项实践团赴神农架林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核心提示:7月18日至7月25日,水产学院“美丽神农架·青春行动”专项实践团赴神农架林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以及冷水鱼产业在神农架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林慧 陈国浩)7月18日至7月25日,水产学院“美丽神农架·青春行动”专项实践团赴神农架林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以及冷水鱼产业在神农架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

和杨林主任交流鱼菜共生  林慧

实践队员和杨林主任交流鱼菜共生系统(通讯员 林慧 摄)

与当地工作人员深入交流-陈国浩

实践队员与当地工作人员交流(通讯员 陈国浩 摄)

实践团走访了神农架林区政府工作人员和退休职工,受访者一致认为要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追求高水平的保护和高质量的发展。一位负责水力发电的工作人员谈到:“林区为促进生态保护,关闭了很多小型水电站,同时在河流沿岸全程布设监控,防止非法捕捞,要求大型水电站释放‘生态水’,防止河水断流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物种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团队成员了解到,除水电站外,很多化工厂、木材厂、工厂等高污染企业也被关闭,以减少污染,保护生态,促进绿色发展。政府将旧的水电站设备以博物馆的形式向游客开放,讲述一段属于神农架人的历史故事。“走访调研能够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当地人民对于神农架生态保护的认识及其与乡村振兴实施的效果。”团队成员如是说。

调研中,团队成员现场采访了50余位当地村民、商铺从业者和政府工作人员,在神农架消费扶贫产品专馆了解到当地的主要扶贫产品为木耳、花菇、茶叶、蜂蜜等,农民自己种植生产,再经由政府途径完成销售。通过走访了解到,神农架林区分为几个不同的景区,各景区之间的物价差异并不大,把当地特色农产品作为脱贫的契机,更好地运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理念,有利于走绿色发展的扶贫之路。

队员陈国浩了解到当地主要养殖鱼类为齐口裂腹鱼和大鲵,均属于冷水鱼。实践团成员随后驱车前往古水村大鲵养殖基地和宋洛乡长坊珍稀鱼类繁育研究中心,发现养殖基地的养殖池溏采用了“鱼菜共生系统”和“循环水净化系统”。针对团队成员的积极提问,基地负责人告诉实践团,养殖池塘目前主要有鱼苗、幼鱼和成鱼,鱼菜共生依靠的是植物的根茎吸收尾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等物质,从而减少养殖尾水中的有害物质。

随着冷水鱼产业的发展,神农架林区“深山渔村”发展定位逐渐明确,政府部门非常重视野生冷水鱼种群资源的保护工作。科学养鱼技术的引入解决了传统养殖过程中的种种难题,使得更多的人将养鱼作为主要产业,这不仅提高了居民的收入,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宋洛乡围绕“深山渔村”发展定位,不断挖掘冷水鱼饮食文化,拓宽销售渠道,依托冷水鱼产业发展生态乡村游。

“您好,这边的民宿挺多的,您家的民宿是自己设计的,还是政府统一规划的呢?”队员林慧在采访时问道。

团队成员通过调研旅游区民宿和景区了解到,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也是“靠山吃饭”,农民通过把住宅建设民宿、农家乐的方式,增加了旅游观光的娱乐性,并通过种植药材、茶叶等经济作物实现脱贫。在走访的过程中,实践团还发现当地居民基本上每户都有小院子,在其中种上蔬菜、水果实现自给自足。一位林业局工作人员这样解释“政府对林业棚户区、城市棚户区、农业棚户区的改造方式会依据不同的发展类型,一方面是保障居民的居住安全,另一方面可以美化城区,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神农架林区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秀丽的风景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强对生态“高质量、高水平”保护。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被神农架的秀丽风景所深深吸引,同时理解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内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人民群众才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审核人 周琼

责任编辑:晏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