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青春 > 社会实践 > 正文

【耕读路上】江源玉树涅槃生,生态称多美乡村

核心提示:7月底至8月中旬,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西部社会实践团前往青海省玉树市称多县,深入走访10个乡村,开展为期15天的乡村调研。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淑敏)2023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为了解脱贫攻坚成果、体悟乡村振兴战略,7月底至8月中旬,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西部社会实践团前往青海省玉树市称多县,深入走访10个乡村,开展为期15天的乡村调研。

灾后涅槃起,十年焕新生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地震,当伫立在街边的地震遗址在破败中映入眼帘时、当抗震救灾的纪念碑在沉默中振聋发聩时、当玉树涅槃重生的全貌在阳光下昂首挺立时,队员们在一瞬间就能感知到玉树人民的顽强坚韧、党员干部的尽心尽责。

正式与当地政府人员会面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普布才仁表示:称多县面对脱贫人口增收压力大、责任落实不到位等此前考核中评估发现的突出问题,全县上下都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问题为镜鉴,坚决打赢打好“翻身仗”,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谈到称多县的乡村振兴,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才文桑周谈到:“自脱贫攻坚以来,青海省一直在保持生态的前提下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重点抓好’两不愁、三保障’以及饮水安全衔接、兜底保障衔接等帮扶措施,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治理效果见实效。”

深入群众生活,体悟振兴实效

队员们在半个多月的时间,走遍称多县10村150户,师生分工深入脱贫乡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当地牧区和农户家中,详细了解群众增收和“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特色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乡村旅游、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情况。

称多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3831米,部分调研村海拔将近五千,在水土不服与高原反应的双重加持下,队员们在第一周全体出现头晕恶心、浑身乏力的情况,部分成员进入医院休养。而思虑周全的政府人员则在最大限度上给予队员们帮助,从生活技巧、医疗帮扶、语言翻译等方面竭尽所能帮助调研组适应高原气候、进入调研状态。

调研员深入牧户调研(周淑敏 摄)

调研员深入牧户调研(周淑敏 摄)

调研员与藏民老人交流(周淑敏 摄)

调研员与藏民老人交流(周淑敏 摄)

进入每家农户时,热情淳朴的藏民都会为调研组人员献上象征着祝福的哈达,即使语言不通、文化各异,每一句深情而美好的“扎西德勒”都能让调研组人员感受到藏族人民的纯真好客。不论农户或是牧户,藏民家中的墙上都用哈达装裱着国家领导人的照片,桌子上总是摆满了各类美食。县产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元旦多杰解释道:“这是藏民的习惯,领导人的照片是他们对国家政策的感激,表达着对领导人的祝福,藏民总是把家中最好的食物摆满桌子,既是一种欢迎,也便远道而来的客人随时享用。”

队员们提前准备好问卷与访谈提纲,在150户的走访中,藏民们对当地政府的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实效给予了高度肯定。脱贫稳定户白玛看着表示:“国家的政策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我家里两个孩子,上学都有政府给予的生活补贴,住院看病也能报销90%以上,再加上政府的低保、补贴、就业帮扶,现在已经过上了不愁吃穿的好日子。”

依托牦牛虫草,探索产业振兴

青海省的草原面积辽阔,当地藏民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草原牧业。扎朵镇就是其中代表,养殖牦牛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当地牧民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过去的每一场天灾都会对牧民造成至少40%的损失,称多县人民政府针对这个问题成立了合作社,积极引导牧民群众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专业合作社,让牦牛从“个体户”变成“集体户”,村民可以把自家的牦牛入股合作社,年底进行收益分红。“牦牛能吃得饱,群众也能鼓腰包”,这种产业新模式大大降低了牲畜死亡率。

除开高原特色畜牧产业外,当地藏民的另一收入来源就是挖虫草。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称多县的虫草资源丰富、虫草品质上好,每年5月底7月初都是采挖虫草的“黄金月”,在虫草市场上随处可见买卖虫草的藏民。平均每户每年的虫草收入都能在1万元左右。据资料显示,2022年的虫草交易市场一天内交易金额最高可达到一千多万元。

15天的调研,让队员们从课桌书本深入田间地头,看到了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与见闻,也真正感受到了文法学子“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的魅力与意义。不论是从未见识过的高原风景,还是热情善良的藏族人民,抑或是灾后涅槃而生的乐观积极,无不让调研组感到震撼与钦佩。普布县长真挚地说:“或许我们藏族人没有大批量受过高等教育,但我们的信仰当中就教导我们要感恩一切,尊崇自然,我们感恩党的关怀,也在努力坚守青海这片生态净土。”称多县人民让实践队员看到,即使曾经饱受风霜、即使生命坎坷曲折,也依旧要身在井隅、心向天光。

审核人 周治瑜

责任编辑: 晏华华 张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