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向依萌 梅斌)为积极响应武汉市“大学生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号召,8月28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党员及绿道科普志愿服务队成员组成的“争做新农人”本研志愿服务队深入蔡甸区彭新村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掌握彭新村农业产业发展困境,为传播先进文化、解决核心问题找准入手点和着力点。
稻花香里太空莲,美丽彭新世外源
“哇,好多漂亮的莲花!”随着车辆越过缓坡进入彭新村的地界,映入眼帘的交织错落的荷塘与稻田,暗香浮动,沁人心脾。经过蜿蜒的小路,志愿服务队来到彭新村村委会,在村委会王书记的组织下,与彭新村村委班子见面座谈。会上,志愿服务队与村委班子就彭新村农业种植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困境进行了深入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该村农户种植支柱产业为粮食作物水稻和经济作物太空莲,具备较成熟的种植经验且具有一定规模,但存在种植方法仅依靠传统经验、农产品出口及转化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会后,志愿服务队在王书记的带领下深入彭新村田间地头开展土壤取样及实地调研工作。
志愿服务队与彭新村村委班子见面座谈会(梅斌 供图)
深入田间测样本,科技助农青年忙
彭新村采用粮食作物水稻及经济作物太空莲种植为主,玉米种植为辅的农业种植模式。为切实掌握彭新村农作物种植情况,志愿服务队在水稻田、玉米地及太空莲池塘中进行了现场调研。志愿服务队拿起铁锹来到已经翻耕后的玉米地,采用“对角线取样法”在玉米地里进行科学土壤取样,取样后进行混土、分样、封存等操作,以备后续土质分析。
志愿服务小队在田间取样(梅斌 供图)
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来到正值灌浆期的水稻田,分别统计单株产量、水稻分蘖数及田间土壤取样,在高效率完成取样工作的同时,团队成员还对水稻种植中因丘陵地势导致的无法大规模机械化、干旱易发等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
入户调研寻困境,村校联动促发展
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方可解民忧。下午,在村委会同志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入户调研工作。志愿服务队带着问题逐一敲开了较为典型的农户代表的家门,向农户了解诉求。在与村民深入交流后,团队成员对农户的种植情况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原来,由于彭新村种植户趋于老龄化,土地流转较多。同时,基于丘陵地势而无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以致于种植粮食水稻经济效益低,但种植经济作物太空莲由于保鲜期太短,人力成本较高。此外,彭新村地处丘陵四周无活水的特点也限制了新农业种植模式的快速发展。相关调研为后续助力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奠定了基础。
志愿服务队成员入户调研(梅斌 供图)
“这次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家里的调研我收获颇丰,不仅让我感同身受种植业的不易,也让我更加坚定投身乡村振兴,为农村农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党员李俊杰同志在调研后感慨到。
据悉,本次实地调研活动为2023年武汉市“大学生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争做新农人,一起乡未来”项目活动的开篇,后续项目将持续推进,组织更多师生志愿者走进农村,知农助农,将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以及先进知识等推广至乡村大地,以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审核人:唐永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