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就做山药豆糖葫芦!”
冬天来临,一串串甜蜜的糖葫芦最能抚慰人心。作为刚刚考入华农的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研一新生姚琪甜,当第一次看到“狮山欢乐节”的招标时就被深深吸引,深思熟虑后,制作美食成为她的选择。“我发现实验室的师兄师姐都没吃过我们北方的山药豆糖葫芦,今年家里的山药又喜获丰收,要不就做山药豆糖葫芦吧!”
说干就干,姚琪甜马上召集了课题组所有师兄师姐,利用科研之余,在课题组里开展了头脑风暴。
“我们可以多做一些口味的山药豆糖葫芦!”
“可不可以再做一点山药豆的衍生品!”
“我觉得我们分头去准备效率比较高……”
就这样,实验室的成员自发组成了采购组、生产组、销售组、宣传组,如火如荼的准备开来。
洗净、蒸熟、串串,裹糖前的山药豆(通讯员姚琪甜供图)
姚琪甜的父母在电话里听到女儿兴致勃勃地讲述她的计划后,他们表示支持,很快便从河南安阳的老家寄来一大箱山药豆。洗净、煮熟、晾干、串串……一切准备就绪,只剩最后一步裹糖浆了,此时姚琪甜却犯了愁——水和糖的比例是多少?熬成什么样可以裹?一串糖葫芦要裹多少糖浆?一系列的问题让姚琪甜一时陷入沉思。
“这难不倒我们,毕竟做科研教会我们,万事不决先尝试”,团队成员刘欧锦率先作出尝试熬糖浆,化糖、搅拌、熬浆、裹浆……第一批山药豆糖葫芦出锅了。
“太硬了!”
“哈哈哈哈,感觉牙要被粘掉了!”
“怎么感觉跟外面卖的不一样?”
团队成员连连摇头,第一次尝试也以失败告终。
“熬糖浆试验成功!”(通讯员姚琪甜供图)
“再来!”姚琪甜反复观看糖葫芦的制作教程视频,她发现原来水与糖的比例大有玄机。水与糖1:2,熬出来的糖太硬;水与糖1:1,糖浆“挂不住”…… “ 1:1.5,比例刚刚好!”反复实验的姚琪甜终于得出了水与糖的“最佳比例”。
脆度解决了,糖衣的厚度又成了问题,做出来的糖葫芦总是薄厚不均。再次观看教程,姚琪甜发现要在糖浆冒大泡的时候不断搅动,等到冒小泡还未呈现出焦糖色的时候就开始裹糖浆,“这样糖衣就会薄厚适中,香脆可口。”
山药豆糖葫芦成品(通讯员姚琪甜供图)
一次成功的糖霜山药豆(通讯员姚琪甜供图)
经过6次的反复尝试,山药豆糖葫芦终于达到了大家的预期,再撒上抹茶粉、可可粉,传统与新潮的碰撞让一串串糖葫芦变得更加诱人。
“糖葫芦裹完了,锅里剩下的这些糖浆该怎么办呢?”团队成员杜玉琴和吕竹清看着锅里的糖浆不免发愁,杜玉琴突然想到之前看过的山药豆美食攻略,“加点水能做成糖霜山药豆!”说罢,两人开始炒糖霜,加入山药豆,迅速翻拌,每一粒山药豆都均匀的裹上了糖霜。“一次成功!”“这口感快要超越我们的山药豆糖葫芦啦!”大家围着刚出锅的糖霜山药豆赞不绝口。
“在每周的‘糖葫芦时间’,我们不仅在不断尝试探索,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边做一边聊天,甚至还聊着聊着聊到了科研进展,一个月以来,大家的感情越来越好了。”姚琪甜笑着说,“我们每个人都想办法解决问题,少一个人都不能成,此次经历也希望为我们的研究生生活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
“‘狮山欢乐节’美食区124号,期待大家来我的‘宝藏豆小铺’,一起在我们精心制作的一串串山药豆糖葫芦中,感受甜蜜和喜悦吧!” 姚琪甜最后向全校师生发出邀请。
(本文作者系 学通社记者 周俣轩 审核人 陈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