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熊萧萧)2月23日至24日,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作重楼学术报告厅组织召开2023年度学术年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献龙教授、实验室主任熊立仲教授、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范金凤,以及实验室各团队/平台负责人、全室固定研究人员、博士后及博士生近50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总支书记、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和希顺主持。
一场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宴
两整天,40个团队、平台或个人学术报告,使得这场学术年会干货满满。
11个团队/平台负责人对标实验室重组目标和团队任务书,从2023年度主要工作、形成的标志性成果、下一年度工作重点等方面进行了整体工作报告。9个实验室自主课题负责人分别对照课题任务书汇报了2023年度研究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实验室室务委员会成员现场进行评议,直指问题,给出建议。
各位老师受益匪浅,《谷物营养物质全合成通路的解析及功能作物新种质创制》课题负责人陈伟说到,在课题进行过程中由专家集中问诊把脉能够有效地帮助自己尽早发现问题、少走弯路。
24日上午是属于实验室近三年引进的19位青年才俊的专属报告时间。每位老师根据个人工作基础和所在团队任务分工,逐一展示了2023年度亮点成果、对团队任务的贡献和未来发展思考。水稻团队青年老师董发明立志要十年磨一剑,争做一名优秀的水稻育种家;玉米团队青年老师杨宁谈到,参与玉米起源的研究并将成果在Science发表的经历是一段研究旅程的终点,更是起点,以后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与学科交叉,放眼世界做科研。
一次别开生面的思想碰撞
室外冰天雪地,作重楼六楼会议室内热气腾腾。
24日下午,120余名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围绕有组织科研的团队发展、共性大科学问题、重大成果培育、青年人才发展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茆海亮老师困惑地向前辈科学家提问“如何破解科研路径的趋同性,如何开辟新的路径?”洪登峰老师对青年教师报告展示的新技术、新思想很兴奋,对团队内部、实验室内部加强合作出大成果很是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团队做有组织科研的建议。
张献龙院士认为,实验室2023年成果丰硕,各个团队、青年教师的报告让人振奋。实验室重组一年多来,团队有组织科研、凝聚力显著加强,青年教师报告有真科学、真基础问题,各作物与企业、产业结合更紧密,科研工作围绕国家需求更接地气;但在基因编辑原创性成果培育、合成生物学研究和重大基因源挖掘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他建议全室老师认真思考作物科学未来发展方向,坚守科研目标,坚定科研追求,以服务产业为第一目标,处理好名与利的关系,解放思想,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会议最后,张启发院士向与会师生分享了荀子《劝学》的部分内容并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并做到极致;二是青年人要提升能量级别,以主人翁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由“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三是从事育种的老师要摈弃短平快思想,久久为功,创制经得起市场检验的真正优异的品种资源;四是全体师生要自觉践行实验室日常管理规定,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加强过程管理与实验记录检查,做到可溯源、可复盘。
据了解,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自重组以来,通过立项自主课题、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方式不断深化有组织科研,今年的学术年会更加突出团队行为,突出贡献导向,突出青年老师展示与交流,实验室拟通过学术年会于五年内实现全室老师个人报告全覆盖。
审核人 和希顺 张美冬